把邓小平同志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凯发app官方网站

邓小平同志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公认的享有崇高威望的卓越领导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创立者。在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之际,在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之时,缅怀他的丰功伟绩,学习他的崇高风范,对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具有重大意义。
一、邓小平同志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邓小平,一个铭刻在亿万人民心中不朽的名字。邓小平同志的一生,同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创建和发展的历史进程紧紧相连,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紧紧相连,同中华民族抗争、独立、振兴的历史进程紧紧相连,是光辉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伟大的一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邓小平同志为党领导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建立了卓越功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从百色起义到浴血太行,从挺进中原到决战淮海,从横渡长江到挥师西南,邓小平同志作为毛泽东同志的亲密战友,以超人的胆识和卓著的战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诞生,建立了赫赫功勋。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邓小平同志为胜利完成社会主义革命、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作出了杰出贡献。作为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邓小平同志为探索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为克服经济困难提出许多正确主张,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成为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历史性贡献。面对“文化大革命”造成的严峻局面,邓小平同志旗帜鲜明反对“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支持和领导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推动进行各方面的拨乱反正。在邓小平同志指导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提法,确定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实现了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1948年11月16日,为了保证淮海战役的胜利,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决定由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五位同志组成淮海战役总前委,邓小平同志为总前委书记。图为淮海战役五人总前委成员,左二为邓小平同志(资料照片)。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领导我们党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步一步推向前进。他指导我们党系统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解决了科学评价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根据新的实际和发展要求确立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这样两个相互联系的重大历史课题,领导我们党在新中国成立以来革命和建设实践的基础上,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他强调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领导我们党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制定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坚决有力地支持党和政府为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进行的斗争,并发表南方谈话,从理论上深刻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提出了对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现实和长远指导意义的重要思想,保证了党和国家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
邓小平同志对党和人民的贡献,是历史性的,也是世界性的,不仅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历史命运,而且改变了世界的历史进程。这一点,在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中可以看得格外清晰。回顾我们党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中经历的艰辛探索,联系社会主义在一些国家遭受的严重挫折,再看看社会主义在今天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功,让人由衷感慨,中国有邓小平同志来领导我们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是多么值得庆幸!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和孙中山、毛泽东并称为20世纪“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习近平总书记把邓小平同志领导开创的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誉为“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之一,这样的评价,邓小平同志当之无愧。邓小平同志说过:“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同样应当说,如果没有邓小平同志,中国人民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新生活,中国就不可能有今天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明前景。
邓小平同志在为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一生中,充分展现了一位真正共产党人的崇高品德、博大胸怀、卓越胆识和革命风格,不愧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儿子。邓小平同志一生最鲜明的政治品格是信念坚定,最深厚的情感寄托是热爱人民,最重要的思想特点是实事求是,最鲜明的领导风范是开拓创新,最恢宏的革命气度是战略思维,最光辉的人格魅力是坦荡无私。他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始终不渝的信仰信念,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情大爱,善于“照辩证法办事”的思想方法和领导艺术,革故鼎新、一往无前的勇气锐气,“放眼世界,放眼未来”的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心底无私天地宽的博大胸怀,是那样亲切感人,又那样令人肃然起敬。邓小平同志身处逆境而始终豁达乐观,肩负重任而总是举重若轻,目光远大而始终脚踏实地,功高至伟而从不居功自傲。邓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和崇高风范,将永远铭刻在中国人民的心中,永远激励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奋勇前进。今天,让我们衷心地再道一声:“小平您好!”
二、深刻认识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在新的起点上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邓小平同志留给我们的最重要的思想和政治遗产,就是他带领党和人民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他创立的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邓小平同志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不断提出和反复思考的根本问题。我国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前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改革开放后在前进中遇到的一些困惑,都与这个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有关。邓小平同志说:“我们搞改革开放,把工作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上,没有丢马克思,没有丢列宁,也没有丢毛泽东。老祖宗不能丢啊!问题是要把什么叫社会主义搞清楚,把怎么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搞清楚。”正是紧紧围绕这一根本问题,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创立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等重大问题上,形成了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基本观点,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全会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实现党和国家工作中心战略转移,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图为邓小平同志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资料照片)。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早在1958年,邓小平同志就说过,“思想解放,破除迷信,后来者可以居上”,“要敢想、敢说、敢干,富有创造性”,“要按照中国的情况写中国的文章”。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强调:“我们讲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邓小平同志在关键时刻作出的每一项重大决策,都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也正是依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邓小平同志指引我们干出了“马克思没有讲过,我们的前人没有做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的全新的事业,并以一系列具有开创意义的思想观点,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比如: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和帮助后发展的地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用“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解决台湾问题和香港问题、澳门问题;等等。其中不少在今天的人们看来习以为常的重大论断,在当时提出来是多么振聋发聩乃至石破天惊,对廓清人们头脑中的思想迷雾、开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产生了多么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在这一伟大历史进程中,邓小平理论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一伟大历史进程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启的,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沿着毛泽东同志开拓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我们党先后创立邓小平理论,形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邓小平理论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同时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篇之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邓小平同志为它确定了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这篇大文章上都写下了精彩的篇章。现在,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继续把这篇大文章写下去。”
邓小平同志说过:“马克思有他那个时代的语言,我们有我们时代的语言。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语言,新时代总有新语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的“新语言”。这一重要思想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重大时代课题,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今天,时代变化和我国发展的广度和深度,远远超出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当时的想象,对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邓小平同志曾说:“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我们要切实肩负起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坚持不懈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坚持不懈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三、沿着邓小平同志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实现现代化是我们党百余年来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凝结着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毕生心血,也是他们留给我们的未竟事业。邓小平同志亲切地把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命名为“中国式的现代化”,并用“小康”这个富有传统文化色彩的概念进行诠释,还以非凡的胆略为我们设计了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他强调:“同心同德地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全国人民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是决定祖国命运的千秋大业。”现在,对邓小平同志最好的纪念,就是锚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作出的重大部署,锲而不舍、真抓实干,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改革开放一开始,邓小平同志就指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他反复强调,“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由共产党领导,这个原则是不能动摇的”,“我们人民的团结,社会的安定,民主的发展,国家的统一,都要靠党的领导”。邓小平同志还指出:“中国式的现代化,必须从中国的特点出发。”“过去搞民主革命,要适合中国情况,走毛泽东同志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鲜明特色的现代化。我们要把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各领域各方面,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不动摇,牢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重大原则等,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让中国式现代化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任务很多,但根本一条就是发展生产力”。他反复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硬道理,硬就硬在它是被实践反复证明的真理,是必须服从和服务的党和国家工作大局。邓小平同志深刻总结过去工作重点未能及时转移到经济建设或一有干扰就不能坚持的教训,突出强调“把经济建设当作中心”,“其他一切任务都要服从这个中心,围绕这个中心,决不能干扰它,冲击它”。他反复要求,“利用机遇,把中国发展起来”;“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在今后的现代化建设长过程中,出现若干个发展速度比较快、效益比较好的阶段,是必要的,也是能够办到的”。发展过去是、今后仍是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同时也要看到,今天的发展环境和条件相比过去有了很大变化,而且“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进入新发展阶段,必须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把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邓小平同志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科学技术是关键,基础在教育。我们要把教育、科技、人才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坚定不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继续用好用足改革开放这个重要法宝。邓小平同志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坚持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就改革的性质和目的而言,决不是要否定和抛弃社会主义制度,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邓小平同志提出,“胆子要大,步子要稳”,“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他还概括了判断改革和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三个有利于”标准,强调“实践这个标准最硬”,“要用上百上千的事实来回答改革开放姓‘社’不姓‘资’,有利于社会主义”。邓小平同志对改革开放看得很远、想得很深,强调“改革不只是看三年五年,而是要看二十年,要看下世纪的前五十年”,“改革开放要贯穿中国整个发展过程”。通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党带领人民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解决现代化建设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全面深化改革,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中国式现代化越是伟大而艰巨,越要向改革要动力、向开放要活力。前不久闭幕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就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部署,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历史主动,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辟中国式现代化广阔前景的坚强决心,充分释放了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的强烈信号。我们要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坚决清除一切妨碍中国式现代化顺利推进的体制机制障碍和制约因素,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谱写好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
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同志先后到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视察,发表了重要谈话,明确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提出了对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现实和长远指导意义的重要思想。图为邓小平同志在从深圳前往珠海的途中(资料照片)。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在邓小平同志看来,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没有法制也没有社会主义;不重视物质文明搞不好社会主义,不重视精神文明也搞不好社会主义。他强调“搞四个现代化一定要有两手,只有一手是不行的”,并推动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等一系列“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举措。邓小平同志还高度重视共同富裕问题,指出:“共同致富,我们从改革一开始就讲,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改革开放40多年来,从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到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从摆脱贫困、实现小康到把推进共同富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不断丰富、优势不断彰显,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我们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的同时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地作出“和平和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的重大判断,强调“我们的对外政策,就本国来说,是要寻求一个和平的环境来实现四个现代化”。他指出,“中国永远不会称霸,永远不会欺负别人”,“要维护我们独立自主、不信邪、不怕鬼的形象”,“任何外国不要指望中国做他们的附庸,不要指望中国会吞下损害我国利益的苦果”。不同于一些老牌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战争、殖民、掠夺等方式实现现代化的老路,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我们要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现代化建设需要我们的党”。他在改革开放之初就提出了“执政党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党,执政党的党员应该怎样才合格,党怎样才叫善于领导”的问题。邓小平同志谆谆告诫“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强调“领导层有活力,克服了官僚主义,提高了效率,调动了基层和人民的积极性,四个现代化才真正有希望”,“要聚精会神地抓党的建设”,“抓党风、社会风气好转,必须狠狠地抓,一天不放松地抓”,“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等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指引百年大党开辟了自我革命新境界。我们要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使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强保证。
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让14亿多人口整体迈入现代化社会,是一件很了不起的大事,将彻底改写现代化的世界版图。邓小平同志曾坚定而自信地说过:“只要中国不垮,世界上就有五分之一的人口在坚持社会主义。”他还充满期待地预测:“到下世纪中叶,能够接近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那才是大变化。到那时,社会主义中国的分量和作用就不同了,我们就可以对人类有较大的贡献。”
今天,可以告慰邓小平同志的是,他深情热爱的中国大地日新月异,他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他念兹在兹的现代化事业生机勃勃,他为我们擘画的宏伟蓝图正在一步步变成美好现实。同时,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的殷殷嘱托言犹在耳:“从现在起到下世纪中叶,将是很要紧的时期,我们要埋头苦干。我们肩膀上的担子重,责任大啊!”
现在,历史的车轮已行进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只争朝夕、埋头苦干,奋力夺取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人类历史上空前壮丽的伟大事业的新胜利!
举报/反馈
7683万获赞 539.9万粉丝
爱北京、关注北京、读北京
北京日报报业集团
关注
0
收藏
分享
© baidu   京icp证030173号 
网站地图